中国网

西安:多部门明确2025年任务清单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月25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2024年工作成效及2025年重点改革任务,聚焦经济稳增长、科技创新引领、工业倍增发展等领域,全面展现西安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image.png

夯实经济“硬支撑”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我们积极推动国家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坚持‘盯着项目干、围着企业转’,强化目标牵引与过程管理,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介绍,2024年西安市经济总体平稳运行,地区生产总值达13317.78亿元,同比增长4.6%。

“我们将紧紧围绕‘深化六个改革’战略部署,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谋深谋实重大任务举措和工程项目。重点聚焦七大领域,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凯表示,2025年,西安计划推进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10大领域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超2400亿元。

王凯介绍,2025年,西安还将重点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制造业项目,加快氢能示范应用,打造西北蔬菜骨干流通走廊,推动光子、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枢纽对枢纽”升级,新开国际客运航线5—8条、货运航线4条以上。争取西延高铁年底前建成通车,加快推动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城市环线临潼经高陵至机场段、绕城高速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完成嵌入式服务设施35个国家试点项目和30个以上市级项目建设。统筹抓好粮食、能源安全保障,加快建设15万吨综合性粮食仓储基地(蓝田)。

创新驱动引领打造科创高地

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江霞表示,2024年西安科技创新指数全球排名提升至第18位,技术合同成交额超4500亿元,2025年将深化科技与产业融合,加速成果转化。

“2025年,我们将着力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统领,夯实产业强市基础。”江霞介绍。

2025年将聚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布局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中试验证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实施一批产业链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标准推进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积极培育超导、无人驾驶、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科技与产业良性互动的融合体系。

同时,大力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成果转化模式,积极开展“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先投后股”“科技成果评价”等试点,推动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在西安转化落地。

此外,还将计划开展金融赋能行动,加快壮大耐心资本,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全面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交流,务实办好2025硬科技创新大会、西安国际创业大赛,进一步提升西安科创影响力。

工业倍增攻坚筑牢产业强市根基

工业是立市之本,工业稳则经济稳。西安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婷指出,2024年西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6位。六大支柱产业产值达7671.29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3.8%,民用无人机、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2.2%、61.4%。

“2025年,我们将贯彻落实全市‘深化六个改革’安排部署,把做大做强工业(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实施工业倍增和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不断夯实产业强市基础。”刘婷说道。

刘婷表示,精准服务比亚迪、隆基、三星、西电、吉利、陕汽等百亿企业稳产增产,提升汽车、光伏、输配电、航空等产业链规模能力。围绕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制造、增材制造等产业方向,推动企业组群发展,重点支持华天科技、西部超导、巨子生物、铂力特等优质企业加速向百亿规模跃升;支持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际超导产业集群。同时,集中力量布局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攻关,抢占发展制高点。

“2025年计划新增规上企业500户,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0户以上。”刘婷介绍,还将搭建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强化“政银企担投”协同支持。


【责任编辑:王琦】
(原标题:西安:多部门明确2025年任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