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用“机器听觉”检测“设备之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image.png

工作人员用声学成像仪在工业场地进行检测。  (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刘骁华                                                         

在新疆一座无人值守变电站里,一台变压器持续发出低鸣。突然,监测系统捕捉到声纹的细微变化——局部放电的典型频率。警报瞬间传至50公里外的控制中心,检修团队立即出动。当他们赶到现场时,系统已精准标记故障位置,从而使检修时间缩短了60%,避免了百万元级损失。

制造这个“工业听诊专家”的,正是西安联丰迅声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4月,这家专注“机器听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刚刚完成西高投领投的新一轮千万级融资。

听声辨障:

工业检测的“声学侦探”

西北工业大学实验室里,项彬团队在2018年埋下的“种子”,如今长成了行业标杆。这位硕士毕业即创业的工程师,带领团队连续三年在全球声学AI赛事DCASE中稳居前三,手握3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

在电力行业,传统巡检曾是艰苦的工作。工人要爬高逐点排查局部放电,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巡检,如今被联丰迅声的手持设备压缩到几十分钟。144通道麦克风阵列的声学成像仪如同电子“顺风耳”,毫秒级锁定高空输配电设备的异常放电点,轻松实现“非接触、远距离、大范围、高精度”电力智能巡检。

“声波承载着设备健康的密码。”项彬在电力设备高峰论坛上展示声光一体检测仪时举了个生动例子:它能将设备发出的声波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图谱,清晰显示出局部放电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

项彬团队2022年推出的国内首款声光一体机仅重890克,却融合了红外成像与超声检测功能,这让行业专家惊叹——“技术破冰”。在宁波石化设备检维修大会上,这项技术再次征服专业观众——轻微气体泄漏在声场云图中无处遁形,连泄漏量都能实时估算。

硬核突围:

从秦创原走向全球市场

走进联丰迅声实验室,最新发布的XS-SC6X系列声学成像仪正在做极端测试。1.2公斤的机身采用非金属壳体,巧妙避开感应电干扰;频带扩展到130kHz的探测能力,让几十米外局部放电声波也无处隐藏。

“这不是普通麦克风,是可视化声学成像。”技术人员演示时轻点屏幕,气体泄漏点瞬间在声像图中呈现彩色热点。新增的激光甲烷模组让石化行业客户眼前一亮——声波定位+气体定性“双剑合璧”,效果更佳。

更核心的突破在算法层。凭借自研的迅声云AI引擎,项彬团队已迭代多个垂直细分场景的声学算法模型,可实现对环境声音的高效识别与分析。

在汽车制造、家电制造、消费电子及智能硬件领域,联丰迅声的“声纹AI质检”堪称智能产线的精密听诊师。通过捕捉产品运行或组件动作时的细微声波特征,结合AI驱动的声纹特征提取与异常诊断引擎,精准识别装配瑕疵、密封失效、机械部件噪声异响等隐蔽缺陷,实现全流程非接触式质检闭环。在空调制造车间,这套系统正监听生产线:当压缩机测试出现异常声纹,系统立即拦截缺陷产品,质检成本直降40%。

从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团队起步,如今联丰迅声的产品已远销欧洲、拉美、亚太、中东等区域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土耳其,这款设备为土耳其配电行业标杆企业总长23万公里的配电网络,解决了传统检测方式难以及时发现局部放电、绝缘子裂纹等电网安全隐患。

声动未来:

工业声学市场的“西安方案”

据悉,2025年全球工业检测市场预计突破5000亿元,声学赛道正以17%的年增速狂飙。

站在新建的“环境声音感知联合实验室”前,项彬给记者勾勒出更大的蓝图:“声学感知技术将构建覆盖绝缘放电、气体泄漏、机械振动的立体网络,推动工业运维从被动抢修转向预测性维护”。

技术攻坚从未止步。面对高精度声学传感的“卡脖子”难题,团队正在开发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某重要基地周界防护的实验项目中,声振一体监控系统已展现出强大能力:通过对环境声音、振动、红外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分布式数据处理,实现了对监控区域内人员走动、车辆行驶以及违法挖掘等入侵行为的监测,第一时间触发警报并汇报至监测中心,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

“耐心资本”助推了产业发展。与西高投本轮注资同步,全国范围内各机构针对声学产业这一细分赛道青睐有加,声学产业迎来链式反应。“过去依赖进口声学成像仪的时代结束了,”有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国产设备在电厂、油气管网的规模化应用,每年可为国家节省运维成本超百亿元”。

声学技术的边界仍在拓展。从搭载声学阵列的巡检机器人自主抓拍故障点,到城市噪声溯源系统精准定位扰民工地,联丰迅声的解决方案已覆盖 20余个领域。从西北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到土耳其城市电网,联丰迅声的声学成像仪正破译着工业设备的“健康密码”。西高投的投资经理在背调报告中写道:“144个麦克风组成的阵列,能捕捉百米高空输电线路连接件顶端的细微局部放电,相比其他检测方案更具优势”。

当全球工业运维迈入预测性维护时代,项彬的愿景更加清晰:“未来我们要加速向智能制造垂直赛道独角兽企业进阶,通过声学感知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全球声学AI检测仪器设备领军企业,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声学AI检测仪器设备品牌”。声波在工业设备中传导的振动,此刻正转化为中国智造的新脉动。


【责任编辑:王琦】
(原标题:用“机器听觉”检测“设备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