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西安市民政局召开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image.png

9月10日下午,西安市民政局(西安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在西安社会组织平台隆重召开“西安市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我市“铁炉”等39个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场为全市一二三批次地名文化遗产授牌、部分区县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此次会议展现了我市深厚悠久的地名文化脉络,对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乡村振兴水平、构建全市地名文化保护体制机制起到了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一千一百多年的都城史,历史上著名的西周礼制、商鞅变法、秦统一中国、开辟“丝绸之路”等诸多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品格、教化情怀和文化交流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西安。在几千年来的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西安这块土地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遗存反映在地名上,使这座城市中的诸多地名都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我们挖掘、保护、研究和发扬光大。可以说,西安的很多地名,不单单是人们给予特定方位、特定范围的地理实体或地域赋予的专有名称或者地理学符号,更是这座城市几千年来的人文印记。城市中的地名不仅蕴藏着故事,也反映和折射着特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变迁社会文化形态,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城市中的每一个地名,都体现着一个地理实体或者反映出曾经的历史过往,也代表着这座城市中一段美好的愿景。

据了解,这次发布的39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经过各区县、开发区实地踏勘、查阅史料、专家评审、部门会商等多个环节择优认定的,共涉及古镇、古村、道路街巷、红色地名、历史地名及具有地名文化传承意义的其他地名等七个大类。其中不仅有我们熟知的马王、零口等千年古镇,还有书院门、大车家巷等反映城市特色历史文化的道路街巷名称,也有例如毗沙镇、后村这样,经过城市发展已消失,但仍在日常交往中常被提及的传统镇村的名称等。

据悉,此次会议之后,我市将正式启动全市第四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评审认定工作。届时,将会有更多我们熟知或陌生的,反映我市城市发展变迁的地名,作为重要的保护名录呈现在我们面前。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也将积极地通过地名文化的途径来全方位展现我市城市历史文化和历史脉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琦】
(原标题:西安市民政局召开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