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好政策“协奏曲”(评论员观察)
以战略思维和全局视野统筹谋划经济工作,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可以有效放大政策效应
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其中二季度贡献率为52.3%,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动力澎湃,离不开政策合力助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为居民节省利息支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就业的质量;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扩容消费场景……多项政策同向而行、环环相扣,形成了提升消费能力、提振消费意愿、拓展消费场景、扩大消费供给的政策合力。
现实中,具体政策的制定部门不同、聚焦重点不同,容易出现相互掣肘的情况,从而影响宏观经济治理效果。确保各项具体政策相互配合,彼此之间相一致,才能更好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完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抓好各项政策衔接协作,确保各项政策在制定和执行的全过程保持取向一致,有助于增强政策合力,提高政策传导效率,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用“百颗子”下好“一盘棋”,没有全局意识不行。消除误差要对标对齐,朝着一个目标奋进。以战略思维和全局视野统筹谋划经济工作,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可以有效放大政策效应。去年9月以来,我国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两重”“两新”加快推进,化债“组合拳”为地方减负,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调机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发力,助市场活跃度快速回升、企业经营预期较快改善、内需潜力有效激发。加强顶层设计,瞄准一致目标,各项政策积极有为、合力作为,推动政策效能充分释放,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使“千根线”拧成“一股绳”,没有系统观念不行。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一致性评估,以“扩列”提升精度;加强重点事项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条块联动,以“组团”提升效率;中央财政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省级财政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市县财政部门细化具体项目和单位,以“串联”落实执行……既在纵向上“一竿子插到底”,也在横向上“打好组合拳”,让各项政策环环相扣、融为整体,发展之势才能不断向上。
化“资源池”为“及时雨”,还要强化动态调整。为确保政策同向发力和高效执行,要坚持监督评估、不断纠偏,实时收集地方在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动态反馈链条。因为部分条款与国家政策要求存在不一致,妨碍市场公平竞争,黑龙江哈尔滨市政府废止《哈尔滨市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若干政策》。因部分政策过时、与国家调控要求不符,辽宁沈阳市房产局废止房地产市场领域8个文件。自2023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逾4000件,有力释放了市场活力。
近期,不少国际机构预测全球经济将放缓,但大都不约而同调高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一名国外学者道出其中缘由:“中国的政策具有稳定性。”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是保持政策稳定性的重要基础。以统筹为基调,弹好政策“协奏曲”,向既定目标奋发前进,中国号经济巨轮的航程必将更加稳健。(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
(原标题:弹好政策“协奏曲”(评论员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