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横山区法院:一通电话的“提醒” 让调解协议落地有声
“您好,您与某某银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调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快到了。请提前准备好款项,避免因逾期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在陕西横山区法院,这样一通提醒电话,成为不少调解案件真正“案结事了”的关键。在一起标的额仅为4500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干警小张在履行期限前三天主动联系了义务人。电话中,她不仅是提醒,更再次阐明不履行调解书可能面临的强制执行、纳入失信名单等法律后果。
“本想拖一拖,听完法官的话,觉得没必要因小失大。”义务人当天便通过银行转账将借款全部偿还。
这通电话的背后,是横山区法院建立的“调解案件履行台账”机制。由办案团队对调解结案的案件进行跟踪管理,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主动介入、督促当事人履行,让纸上的协议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
从“案结”到“事了”,关键看履行。如果只重调解,而不去跟进履行,当事人的权利可能落空,前期工作也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引发新的矛盾。横山区法院法官干警以“多跑一公里”的担当,把司法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用主动和耐心促成承诺落地,从源头上减少了进入强制执行的案件,既节约了司法资源,也减轻了群众诉累。(横山区人民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
(原标题:陕西横山区法院:一通电话的“提醒” 让调解协议落地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