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清水县白驼镇:药香四溢产业兴 增收致富百姓乐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深秋时节,走进清水县白驼镇的田间地头,党参的醇厚、款冬花的清雅、艾草的浓郁交织成沁人心脾的药香。从种植基地里的忙碌采收,到分拣车间的精细加工,再到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一幅以药为媒、助农增收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白驼镇地处清水县西北部,独特的自然禀赋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该镇立足资源优势,紧扣全县“东菌西果、南药北粮”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形成了以党参、款冬花、半夏为主导的特色种植格局,种植面积达 6500亩,其中款冬花4000亩、半夏1500亩、党参1000亩,药田已成为群众的“致富田”。

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半夏在中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群众增收的“金疙瘩”。眼下正值采收旺季,从姚黄村到申川村,各种植基地都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田地里村民们弯腰弓背,忙着耙土、挑拣、过筛,一连串娴熟的动作后,饱满的半夏果实被收入篮中,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欢声笑语。

image.png

“今年以来,刘坪村高标准种植中药材款冬花860亩、半夏300亩、党参250亩,带动村内监测对象、已脱贫户等每天30余人务工,带动周边罗袁、张马新村劳动力40余人务工,每人每月可增加收入2400元,真正实现了种植一片药材,兴起一个产业,带富一村群众”。白驼镇刘坪村包村干部马亚军说。

半夏采挖环节需大量人工,种植户们就近雇佣当地群众,既保障了采收效率,又让村民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在刘坪村的半夏地里,20余名工人同时作业,村民王代仓一边捡半夏,一边笑着说道,“我们这里的半夏长得很好,这几天我一直在这里挖半夏,又大又圆很好捡,我一天能挖大概六七十斤半夏,大概能挣70-80元,收益还是很好的。”

image.png

中药材产业不仅鼓起了种植户的腰包,更通过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性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党参、半夏、款冬花从育苗、移栽到采收全程需人工操作,款冬花采摘加工环节用工需求大。不远处,党参与款冬花已进入成熟待采期,饱满的根茎在土下孕育,含苞的花蕾于叶间藏俏,静待采收时刻的到来,为乡村振兴铺就充满希望的“药香之路”。

“白驼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采用“村集体+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模式,积极协调种苗、化肥、人力、农机及种植补贴等资源,充分激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群众的种植积极性。集中连片大力发展党参、半夏、款冬花等中药材特色产业,今年共种植各种中药材65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务工400余人,持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清水县白驼镇人大主席乔磊说。

image.png

从田间药苗到桌上佳肴,从山间艾草到养生产品,白驼镇的中药材产业正以蓬勃之势铺就增收路从田间采挖到分拣整理,一颗颗饱满的半夏承载着村民的希望,弥漫在田垄间的淡淡药香,不仅是丰收的味道,更是白驼镇以药兴农、以业富民的生动见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
(原标题:清水县白驼镇:药香四溢产业兴 增收致富百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