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法院:守护劳动者权益 护航高质量发展
为守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筑牢玉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根基,玉门市人民法院跳出“单打独斗”模式,与政府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同向发力,以机制创新打通服务壁垒,以多元解纷化解民生难题,以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将府院联动的“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保障民生、赋能发展的“实践成效”。
建强联动“朋友圈”,畅通维权通道
“你们的联动机制就是好,3天我就拿到了拖欠的劳务费。”近日,农民工王师傅拿着追回的2.3万元工资,向玉门市人民法院和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说道。
为破解劳动者维权“多头跑、周期长”的难题,玉门法院主动对接市人社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定期召开劳动保障衔接工作交流会商会议,打通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堵点”,构建“法院+政府+工会”常态化联动机制,为劳动者维权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保障。截至目前,通过该联动机制,已累计成功处理劳动纠纷案件90余起,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等各类款项共计300余万元。
打好解纷“组合拳”,高效化解劳动争议
“之前为了解决这个事,耗费了我很多精力与时间,但一直都没个结果,原本想着打官司还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调解员和法官一起帮我,5天就拿到了经济补偿。”某制造企业职工李女士的经历,正是玉门法院推动多元解纷的缩影。
为高效化解劳动争议,玉门法院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平台,设立劳务纠纷化解“绿色通道”,联合人社、司法行政等部门建立“调解优先、裁判兜底”的工作模式,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劳动争议案件,优先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对于争议较大、调解难度高的案件,及时转入司法裁判程序,实现“调解-仲裁-诉讼”无缝衔接,避免程序空转,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送上精准“法治礼”,企职共赢更扎实
“如果不是法院的‘法治体检’,我们可能还没发现用工漏洞,不敢想象后期会引发多少矛盾了!”某商贸公司负责人看着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模板,由衷感慨。
针对企业用工不规范、劳动争议易发多发等问题,玉门法院联合工会、行业商会等,开展“点对点”精准“法治体检”服务,组织干警走进企业,聚焦企业合同管理、劳动用工规范等常见法律问题,采取定期查阅规章制度、动态审查合同文本、常态化开展交流问询与座谈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专业的修改建议,避免企业因用工管理不善而引发劳动纠纷。同时,针对劳动合同订立、社保缴纳、职工权益保护等重点,玉门法院推出定制化的法律培训课程,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干警深入企业开展现场授课,解答企业和职工在日常经营和工作中遇到法律问题,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与职工的互利共赢。截至目前,共帮助70余家企业审查各类合同100余份,梳理各类法律风险点120余个,提出针对性法律建议80余条。
从“多头跑”到“一站式”,从“打官司”到“巧解纷”,从“事后维权”到“事前预防”,玉门市人民法院以府院联动为纽带,守护着劳动者的“钱袋子”,为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搭建起了坚实的法律桥梁。未来,玉门法院将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劳动者的奋斗路,为玉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法治动能。(玉门市人民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
(原标题:玉门法院:守护劳动者权益 护航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