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皮影戏遇见“新朋友”
美国少年近距离感受皮影魅力。
幕布之上,传奇舞王迈克尔·杰克逊的皮影身姿跃然而出,竟与中国神龙共舞,标志性的太空步在千年灯影中奇妙流转——在幕布后灵巧操控这方寸天地的却是四位远渡重洋的美国少年。
走进光影世界
太空步与皮影戏完美结合
当迈克尔·杰克逊在皮影戏里成为光芒四射的主角,这画面的奇幻程度你敢想象?7月8日,陕西省文化馆内,皮影艺人们望着这中西合璧的奇景惊喜发现:“这些美国孩子悟性很高,学得飞快!”语言不通何足为碍?指尖比划间,仅上台前几分钟拆解动作的短暂点拨,少年们便已掌握了让千年皮影“活”起来的诀窍,演出灵动流畅,仿佛与古老技艺间本无隔阂。
据陕西省教育厅及对外友好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60位美国学生来自美国One Voice合唱团,是为促进中美人文交流,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邀请来到中国。”
合唱团飞越30小时航程,降落于古丝路起点,开启了这场太平洋两岸的青春对话。他们首先步入皮影艺术的殿堂,一幕幕光影交错的剧目缓缓拉开序幕,那跳跃的光影背后,是匠人们世代相传的手艺之魂,他们用双手编织梦想,将古老的神话轻轻唤醒,让它们跃然眼前,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美国孩子们在皮影戏台前围坐一圈,他们的目光紧紧追随那些灵动的剪影,仿佛能捕捉到千年前,长安城内回荡的乐章。
尽管语言不通,传艺全靠比划,皮影艺人仅仅5分钟的动作拆解式讲解,他们就学会了操作皮影动作的技巧。古老非遗在此刻化作最神奇的翻译官,穿透言语壁垒。指间丝线牵引的不只是皮影跃动的舞步,更是两种文明在光影摇曳间心跳共振的和弦。幕布上舞动的光与影,恰如文明基因在异域心灵土壤中悄然扎根的微光。
非遗魅力尽显
秦腔从演唱到身段都挺迷人
演完一出“杰克逊会晤中国龙”的新戏,美国少年们又开始亲身体验制作皮影的过程,在专业艺人的指导下,从选材雕刻到染色,感受着这项古老艺术的独特韵味,通过亲手制作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皮影戏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18岁的Jed描绘的是齐天大圣,他感叹中国拥有如此古老的动画片:“我觉得皮影非常有趣,看起来很酷,它和我们在现代电视上看到的所有动画片都不同。对中国人来说皮影很古老,但对我们来说特别新颖,我喜欢皮影!”
画哪吒、中国龙、武士、嫦娥……不出一小时,色彩斑斓、精致繁复的皮影就在美国学生们手中摇曳生姿,几乎所有人都爱上了挥动操纵杆的感觉。“没想到第一次画皮影这么成功!”Ellen告诉记者,这一次成功的皮影尝试太令人开心了:“我感觉距离中国文化又近了一步,我要将这些陕西文化的载体带回美国分享给我的家人和伙伴,给他们讲述我在中国的美好经历。”
随后,梅花奖得主齐爱云也来给孩子们讲解皮影戏里碗碗腔和舞台上秦腔的区别,她给孩子们教唱秦腔的吐字归音,发声方式,给女学生传授青衣的身段眼神,响遏行云的嘹亮声音让美国学生们学得饶有兴致,不同语言的声线在婉转唱腔中交融共鸣。古老的非遗技艺跨越国界,呈现出的美感和韵致,又在中美两国少年们之间进行了新鲜的文化碰撞。
带队老师Hayley道出此行真意:“真正引人入胜的是这座城市厚重如书页的历史积淀,我们非常期待能更多地了解并学习有关中国历史的事物,了解历史背后的文化是如何孕育的,西安这座城市所展现出的美丽景色,让我们感到无比兴奋,并愿意去学习一切值得学习的内容。”
7月8日晚,当美国少年们徜徉于永宁门的城门与吊桥之间,一种全新的穿越时空体验正悄然重塑心灵。One Voice合唱团和西安交大附中的同学们在观看了《梦长安》演出之后,在南门瓮城内共同合唱了一首中文歌曲《认识你真好》来表达来到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振奋心情。Hayley坦言:“美国历史很年轻,能亲手触摸孕育如此久远文明的城市,对我们而言充满震撼。”
(记者职茵文/图)
【责任编辑:王琦】
(原标题:传统皮影戏遇见“新朋友”)

